谢志伟 姚明是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的一名队员,其出色的球技与赴NBA打球的背景,使他成为明星。曹雪芹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巨匠,其经典名著《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姚明和曹雪芹,一个从事体育运动,一个从事文学创作,一个风华正茂,另一个作古二百余年。之所以将这两位堪称世界级的名人拉扯到一起,是由于他们的“遗产”待遇不可同日而语。 据10月28日《法制文萃报》报道,姚明于10月20日赴NBA寻梦,他自1991年进入上海队后,就一直和另一名队友合住在梅陇基地305宿舍内。据悉,为留下纪念,上海有关方面决定将姚明睡过的床作为文物永久保存下来。 姚明算是不枉当了回名人,连睡过的床都能享受到如此高的礼遇———试想,一件充其量只使用了11年的普通物什居然就成了有关方面精心保管的“文物”,其规格之高,怎不让人惊叹。 这件事让我联想到命运多舛的曹雪芹故居。 曹雪芹故居(俗称“十七间半”房),由于其所在地北京的广渠门到广安门道路将拓宽至70米,一度面临被拆毁的厄运。后经政协委员及红学专家多方奔走和努力,在全国众多媒体的关注下,虽然有望保存下来,但仍要让出一二百米的位子“迁建”。 “迁建”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因为文物的不可再生性,一旦拆迁显然无法还原它的原始风格,所以对现有文物进行实地实物保存是多数人心中的梦想,也是国际上实施文物保护的普遍做法。而且,由于目前古建筑建材成本较高,除去拆迁费用,按照清代民居标准修建的曹氏故居将花费巨资,仅修建一个门楼也需要十多万元。而曹雪芹写作《红楼梦》一书时,正值穷困潦倒,“举家食粥酒常赊”,让他老人家搬迁至造价昂贵、气派不凡的新居,真不知该作何感想? 姚明的床作为文物保存是否值得姑且不论,这件事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上海有关方面的名人意识,以及对待文物所表现出的细腻。 放眼国内,没有姚明幸运的国内古今名人可谓比比皆是,蔡元培在北京的故居、丰子恺在杭州的故居、钱钟书在无锡的故居、徐志摩在海宁的故居、许地山在漳州的故居等,都曾遭到拆迁或部分拆毁的厄运,有的甚至片瓦不存。并且,这些遭受涂炭的名人居舍,还大都有文物部门所授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护不住身的护身符。 一张床和一座房所面临的截然不同的待遇,能不发人深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