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花队重新集结后,除了进行常规的有氧的训练以外,记者发现队中最大的变化是又有许多队员购买了座驾,而且队员们更新换代的速度惊人,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申花队快变成了“轿车队”,不过,这也引发了围绕着轿车的故事。 有了车以后,平时外出是便利了很多,比如申花队的替补门将郭闻舟是个车迷,小郭是武汉人,晚上有空闲时,他还不忘记到大学里去进修,由于路途较远,出行不方便,以前没车,他只好经常向队友借助动车外出,有时助动车发动起来很麻烦,碰到万一在外边车坏了,反而是浪费了时间。小郭不是本地人,联赛至今未能有首发上场的机会,于是务实的小郭先不考虑买房,这段放假期间,他下决心花了二十万元买了部车,他的朋友也多,出去读书、访友也便当,有时朋友亦可顺便搭个车,为此小郭很满意。买车当然亦有带来烦恼的,申花队的两位中方教练就是如此,好几年前,申花在基地外买了两座房子如今给了吴金贵、秋鸣两位教练居住,两位做了邻居。吴金贵的蓝鸟车是好几年前买的,秋鸣的车则是买了不久,吴指导的车停放在所住的公房里,前几年就发生了有人没事干按车的预警喇叭的事情,虽然他提高了警惕并通报了小区的保安,但情况没有好转。秋指导的情况并不见得好到那里去,买了没多久的丰田佳美被人划了长长的口子,害得秋鸣没办法,只好把车停到了基地去。这样一来,有门卫“自己人”来看守总没问题了吧?基地离开小区有一段距离,但也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了。吴金贵的儿子还小,没办法,这车已被人划得伤痕累累,只好不去管它就当没看见了。教练的车况且如此,更不要说队员了,同样的命运落到了门将虞伟亮头上,他买了没多久的车也被划了伤口,令虞伟亮心疼了好半天,他实在想不通那些划车的人为什么这么无聊。 当然队员中也有头脑清醒的,一位队员就向记者表示“我觉得买车的事不用很急,我算过一笔帐,买车要一大笔钱且不说,每月停车费加上养路费,一年算下来起码要两万多元还不一定打得住,还不如打的合算,打的也很方便,花费不是很多,我有几位做生意的朋友他们买了车后,最后感到不合算,又把车卖了。他们都如此,何况是我们这些球员本来就是吃青春饭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一定要谨慎,好好想一想,在未考虑清楚前,不会轻易作出决定。” 记者发现申花有轿车的问题,还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假如是到中远队去采访,那里除了个别教练外,其他不管是俱乐部还是队员对记者都相当友好和配合。但是申花虽然号称要成为有猎豹标志的“中国的曼联”,却在有些问题上不够大气。比如现在是休战期,本来以为采访申花队不会有什么大的难度,可是想不到的是这种状况却依然故我,没有丝毫的改观,联想到申花队开展职业联赛的情况,不免让人感到悲哀。申花让人总是感觉在“捉迷藏”,据说申花俱乐部哪怕是看到了“某队员说……”的报道,也会拿到队中问是那位队员讲的,并且猜测是那位队员讲的。这样的氛围怎能会有正常的交流呢?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了外籍教练。比如今年佩得科维奇引进的几名外援的水平都不怎么样,但队员们却不敢多加评论,原因是佩得可通过让南国驻华使馆看到相关的报道,然后再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他,有这样厉害的情报网,队员们又怎敢“轻举妄动”呢? 不可否认,申花在经营上的确是“别有一功”,记者就在申花队员的房间里见到由俱乐部自办的一本杂志,中间有一些申花队的内幕消息,如霍智宇刚买了新房,忙于装修,有望近日乔迁新居等等。不过也有队员说了实话:“我们申花队只有这些人,又有多少可写的,还不是写过了后再重复写,无多大的新意。”申花俱乐部年初的大手笔是和一家报社合办专刊,据说也赚了不少,如今又办杂志,经营眼光的确很独到。但申花的形象在国内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和外地俱乐部相比较,申花根本谈不上有何透明度。如今中远队很有望升入甲A,有朝一日当中远俱乐部有了上述的经营理念,再加上他们自身的良好形象,抢占申花的经营阵地并非危言耸听。到时申花再想补救,可就悔之晚矣了。 (体育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