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钱建辉沈阳报道:如果有谁在昨晚7点到8点半拔打辽足队员手机的话,很可能拔不通。他们在干什么?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外:不是泡吧、不是喝酒、不是玩游戏、也不是看影牒,他们在上外语课。 上周四,曾在重庆力帆和前四川全兴担任翻译、现作辽宁队翻译的王伟林住的房间就迎来了一批英语爱好者,其中包括刘斌、张永海、马东波等队员,甚至连队医老裴也加入了进来,王翻译为他们上了一课,教材是《大众每日英语》。隔壁的朗朗读书声给了对面房里一直负责替补队员训练的教练于明带来了很大启发,周五晚上,于明来到王翻译屋里,两个人开始商量上英语课的事儿。于明说,现在和在沈阳时不一样了,在沈阳亲戚朋友多,晚上队员都闲不着,想组织学习也没机会,现在离家远了,多数队员晚上都没什么事儿干,不如干脆办个班儿算了。王翻译也表示赞同。当晚王翻译就打电话联系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一位女大学生,邀请她来辽宁队任教,于明则联系租用会议室。 老师联系好了,会议室租好了,课程表也排好了,原来想每周多上几节课,后来考虑到大部分队员隔周要到客场去比赛,比赛一般都是周五出发,为了保持进度,最后定位每周二、周四上课,每节课一个半小时。说办就办,每人收了200元学费,昨晚,十几名队员在会议室里开始了他们的第一堂英语课,名为《国际音标与语音》的教材是老师统一购置的。学员包括李金羽、王亮、李尧、马东波等十几名队员。老师先从音标教起,静静地坐一个半小时,对很多队员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大伙儿做得还不错。教练于明也是学员之一,课后他认为课堂气氛还不错,但老师显然还不太适应水平参差不齐的这群学生,显得有点急。他接着说,好在大家不是准备什么考试,所以进度可以随着队员们掌握的情况调节,以记住为主,可快可慢,不过他有点担心,表示现在看来队员们的积极性还不错,只是不知道几堂课之后,会不会有人打退堂鼓。于明还有一想法,就是在有了初步的基础之后就让老师教点足球术语,这样学以致用学得会更快一些 对于头一堂英语课,队员们反响不一。马东波以前从来没接触过ABC,回到屋里就反应说,老师教的进度太快,没教几个音标就开始叨咕句子,搞得自己头有点儿大。他说自己因为基础差学起来挺困难,但还是希望至少能学会点儿口语。再问晚上余下时间的安排,马东波的回答是“我得复习复习,要不看来跟不上”。在辽宁队中,李金羽有过留洋经历,王亮和李尧几年前就专门请过家教,所以水平不错,在他们看来,课程很简单。 在学员当中,李金羽算是有一点基础的,他的看法是第一堂课教的都是很基础的东西,队员们基础不同,但都学得很有热情,一群小伙子一个年轻女教师,坐在一起边聊边学,挺有意思的,他觉得组织这种学习不错,可以调节一下生活,他说自己不敢保证能学得怎么样,但应该不会半途而废,多少还是可以学点东西。 辽宁队中外语水平最高的可能要算是教练李树斌了,这位秀才型的教练早已能够上网自如地流览英文网站了,此外,教练马林也有一定的基础。眼下,王翻译正准备义务开一个“高级班”,为上述两位教练还有李尧、王亮等几位水平较高队员补习英语。 还有一个问题在队员之间存在争论,就是--有的队员认为女教师很漂亮,有的则认为只是“还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