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 如同在“抽出世界杯”的背景下讨论米卢的神奇一样,李响的一夜成名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在圈内,大家把李响作为一种现象讨论。讨论的主题早已脱离了男女关系这样的既无聊实际上也无趣的范畴,而是“李响现象”的启示。一个比较集中的观点是,今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女记者效仿李响,认为这是一条名利双收的捷径。今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借鉴李响模式,大量推出“一次性使用”的女记者。 这些话题显然已经超出了关于李响本人的评判。但是在讨论李响现象时,又不能脱离具体的当事人和环境。毕竟,李响在中国还是首例也是特例。现实中的李响现象能否最终成为教科书中的李响效应,就不得不回到李响个人的议题上。 在李响讲述她与米卢的零距离接触的故事中,特别提到“幸亏中国队出线了”这句话,这是她发自内心的。试想一下,如果中国队兵败十强赛,或者说,米卢在十强赛之前就提前下课。李响就失去了作为一名足球记者应有的特殊价值。在一片对中国队和米卢的声讨声中,李响究竟能做些什么呢?当然,这本零距离的书更是无从谈起。我想说的是,李响和米卢并非李响现象形成和放大的决定性角色。现象本身实际上是一笔风险投资。一切的文章都在背后形成,李响和米卢只是一个演员。李响是策划出来的,但她又不同于传媒关于名记者的一般性品牌包装,因为李响的使用就是一锤子买卖。李响高额的“转会费”,十强赛还未结束,她又要出书了。短短几个月内,似乎有一种力量在充分挖掘李响与米卢之间所蕴含的新闻资源。这一切,绝非李响本人的自觉行为,而是一系列的谋划。这种谋划可以比喻为“豪赌”。 中国队出线了,米卢续约了。李响与米卢正在巡回出书。这是成本付出之后的收益过程。现在看来,李响现象缺乏推广的意义。时间、人物、背景、事件冲突等,没有这些机缘巧合,李响只是李响,他和米卢之间的故事也不会像今天一样“神奇”。 2002年世界杯之后,无意于足球事业的李响就显示出了泡沫的本质。不过,无论作为同行还是作为读者,我们都应该感谢李响带给我们的零距离享受。 (华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