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进攻简称为后攻,作为一项新技术,现已被世界女排强队广泛采用,随着运动员身材和弹跳高度的逐渐增加,后攻技术也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进攻技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我国女排虽然也有一些运动员运用后攻技术,但受到身高、弹跳、力量和动作的制约,威力还不强,成功率较低,与欧美选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后攻水平,需要认真研究后攻技战术的发展趋势,挖掘我国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潜力,创造新技术和战术,为此,我们大胆设想将单脚起跳引入后攻技术,以丰富我国后攻体系,促进整体进攻实力的提高。 单脚起跳后攻动作要领 以右手扣球队员采用一般弧度后攻球为例,基本动作与前排单脚起跳背飞扣球相似,但助攻方向较为宽广,可分为向右前方、正前方的扣球。 向右前方起跳的后攻,运动员要观察接发球或防守垫球情况,选择较好的助跑路线和角度,向最佳起动点快速移动,充分准备。判断二传手来球性能,按照预定的进攻区域调整助跑步伐。尽管助跑距离有远近之分,但最后三步要清楚、快速,起跳脚为左脚,脚跟制动并过渡到脚步、脚尖起跳。同时,右脚积极摆动上抬,两臂由后向前上方大幅度摆起,加上腰腹、腰背及全身的协调力起跳。此时,左脚尖稍向左转动,使身体尽可能正对球网,还要注意限制线的位置,避免踏线犯规。运动员腾空后,上体稍后仰,右臂上摆后引,将球保持在身体前上方,加上挥臂幅度,伸直手臂将球快速击出。然后顺势双脚落地缓冲,控制好身体重心,保持平衡。 向正前方起跳的后攻动作现各右前方基本相同,只是助跑方向与球网几乎成直角,要把握好起跳脚的制动角度,以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减缓较大的前冲速度。 单脚起跳后攻技术特点 根据运动生理学、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原理,运动员在正确掌握助跑起跳动作的前提下,因起跳较快的水平速度,更便于发挥下肢、腰腹的爆发力及全身协调用力,所以较双脚助跑起跳跳得高。单脚起跳最后一步的幅度较大,起跳时爆发力作用于地面较大,产生的动支撑反作用力更大,可更好地发挥弹跳力。同时,右腿的摆动可获得较大的上摆加速度,充分激发蹬地的力量,还能提高起跳脚另侧手臂的相对高度。另外,由于起跳速度快,助跑距离长,还可获得较大的前冲力,使身体空中飞行距离更远。 我国女排选手单脚背飞扣球,起跳点与落地点的距离可达3米左右,为此,单脚起跳进行后攻其击球位置可更接近于球网。运动员扣球高度如为315厘米,飞行距离为300厘米,在限制线后10厘米起跳,身体空中飞行抛物线的最高点应距球网160厘米左右,扣球高度在网上80厘米处,即使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一些误差,但在此区域和空间内,我国女排选手的后排进攻足以保持较大的杀伤力。 如果掌握熟练技术,单脚后攻还可增加对二传各种来球的适应范围。对稍不到位的传球,可在助跑中及时调整步伐、方向、时间和起跳点,保持好人与球的关系。还可利用滞空时间长,移位弥补击球区域。对于高低弧度的传球,可通过助跑和起跳脚制动角度,以及挥臂节奏来把握扣球时间。 由于发球威力的不断增长,世界各强队都设法用发球遏制一攻战术,比赛中接发球不到位的中远网球并不少,加强这一环节的快攻战术相当重要。单脚起跳交接班攻与前排开网快攻都具突然性,如果将二者结合运用,形成我国特有的前后排立体快攻体系,无疑会丰富快变战术,有效地摆脱对方拦网,提高命中率。 当然,单脚后攻在调整强攻时更具实用价值,可充分发挥其攻击力和线路变化。因其速度较快,区域宽广,落点分散,势必吸引对方拦网队员的注意力,也可打乱对方防守队员的取位规律,引起拦防节奏失衡。 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单脚起跳上步距离长,扣球动作大,加强扣球的隐蔽性和运动员控制球的能力十分关键。 后攻运动员要加强对二传来球的判断和适应能力;熟练掌握多种变速、变向助跑起跳;学会选择合理的起跳,运用不同的起跳方法,把握起跳节奏;巧妙运用转体、转腕、重打、轻扣、吊球等手法;还应不断降低弧度,加快进攻速度。同时,善于后攻的选手还应具备后排接发球和防守较好的特点,才可能在后排不被自由人换下,还可以在接发球和防守后立即参与进攻。 以上是对单脚起跳后攻技术的一些粗略的看法和分析,我们只是在天津体校和一些高校女排中进行尝试,摸索到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但还未在优秀运动队中试用,不免有纸上谈兵之嫌。我们的用意抛砖引玉,希望业内人士在论证后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充实我国女排的后攻打法和技术,提高与欧美强队的抗衡能力,创造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