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针对米卢训练的质疑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对量的把握上,孙继海在德阳对金志扬的抱怨可以看作是相当一部分球员的代表,因为他们认为训练量太小影响了球员的体能和比赛状态。但是四年前的国家队,同样引发过针对训练量的质疑,事实证明当时大练狠练的方式使出现在比赛中的国家队变成了一支"疲惫之师"。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合适的"量"? 楼梯都爬不上怎么打比赛? 职业联赛初期国内教练对于训练量的理解大都停留在"大干快上"的观念上,一位老教练曾经说,魔鬼教练大松博文不仅仅是女排的榜样。戚务生在带领国字号球队的几年时间里,给国奥队和国家队的队员们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高强度的训练。1995年奥运预选赛前,国奥队集中在广东肇庆训练,很多球员被练得几近呕吐,吃不下饭,连上楼梯的力气都没有。1996年亚洲杯前,又引起了关于"郝海东被练废了"的争论,著名的"每天一个一万米"便是当时的产物,一些体能状态一般的球员还在赛前便多次出现了腿抽筋的情况。1997年十强赛前,可能是长期面对争议的缘故,训练量有所降低,但仍然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标准上,而且在十强赛开始前,球队开始长途跋涉式的备战,首先在英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集训,于高负荷的训练间隙加入了一些与当地俱乐部的比赛,这些比赛大都由于对方不重视而失去了效果。然后球队转到韩国集训,并参加了中韩对抗赛,到正式比赛开始时,不少队员已经感到身体处于一种深度疲劳之中。更重要的是,疲劳转而使球员身体反应的灵活性降低,伤病情况随之增加,于根伟在第二场比赛中的受伤就是一个证明,那是一次很意外的受伤,不过是对方球员倒下时坐在他的脚上。当时的教练组成员事后也开始怀疑这种方式的科学性。在此之前,一些外籍教练纷纷表示看不懂中国队的训练方法,因为在他们看来,大赛之前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恢复调整,许多国内教练也是从这时开始改变固有的观念,不再像过去那样认为"状态是练出来的"、"大量就是体能的保证"。而领队李传琪回想当初时也表示,连轴转的训练更关键的是造成了队员心理上的疲劳,加上长达四个月的集训,以及从上面传达下来的巨大压力,每个人都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身体都放松了怎么打比赛? 四年后的米卢其实表现了另一个极端,不久前大戚直言不理解米卢的训练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想象得到的观念分歧。同样经历了上届十强赛的老国脚则感受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郝海东和孙继海对米卢训练的质疑很大程度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在参加了几次集训后,祁宏一度也对自己的身体反应产生了迷惑,他认为自己这种身体条件需要不断地大量刺激,然后才能出状态,参加一段时间集训后马上回俱乐部打联赛,为这种反差提供了最直接的感受。更多球员也逐渐意识到身体很难处于紧张状态,中方教练当时也提出了怀疑,认为在与周赛制时间跨度上相似的集训,使习惯了上大量的球员在身体反应上感到不适应。 某些关注国家队训练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在联赛短暂间歇期或者大赛之前,国家队的确不适宜训练量过大,集训重心应放在给球员提供恢复,但米卢的训练量仍然显得过小,对职业球员而言甚至是一种没有量的训练。针对米卢喜欢把集训安排在高原上,科研人员猜测米卢可能是用高原本身来保证一定的量,因为同样方式的训练,高原的强度肯定比平原大。 猜测归猜测,但在小组赛前国家队内的大面积伤病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与过度疲劳造成伤病不同的是,不少国脚则是在比赛中因身体放松时间太长以致反应迟缓而受伤,有队员戏称:"这是睡出来的毛病。" 第一次参加米卢集训的于根伟说:"现在还没有对米卢的训练方法有什么感受,但在训练量的问题上不同教练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量越大越好,有的人则主张量小一些好,反过来,不同的球员对此也有不同的适应能力,有的人需要大量刺激,而有的人却无法接受太大的量。"这可能是对大戚和米卢之间分歧的最客观的解释。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什么样的量才是既能保证状态又不致增加伤病呢?这个问题也许无法得到解答,至少在十强赛之前。 金志扬说得很实在:"我们从来没有人冲进过世界杯,那谁又有资格评价米卢的对和错?现在只有一种选择,就是按米卢说的做。"事情的确就是这样。(刘晓新) (足球报) |